生產模具火花機廠加工的誤區講解
生產模具火花機廠加工的誤區講解
電火花加工是模具制造的一種重要工藝方法,尤其在注塑模制造中更是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仍有不少模具企業的工藝水平不夠完善,工藝中存在的一些誤區往往導致模具零件的電火花加工達不到預定的精度、效率要求。電火花加工定位方法的誤區。
.jpg)
.jpg)
電火花加工的精度控制和保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定位精度。在通常采用的Z軸加工中,X、Y軸保證型腔位置要求,Z軸保證所加工型腔的深度要求。實現電火花加工定位的方法有多種,利用電極與工件進行接觸感知的定位方法在模具企業被廣泛采用。
這種定位方法相對簡單,是操作人員非常熟悉的。但我們可以發現,如果電火花加工的精度要求很高,定位誤差要求不能大于0.01㎜,像在塑膠模的哈夫滑塊、上下模仁的對合、插穿部位等的加工,這些情況下使用上述方法將會有很大的難度,難以保證穩定的定位精度,因定位超差導致零件反複修理、報廢的情況時有發生。操作者往往埋怨機床的感知性能不好或者定位精度不高。其實目前的電火花加工機床在位移方面的精度是相當高的,出現定位不准的情況就是在選用定位的方法上存在誤區。 利用電極與工件進行直接碰邊,因爲接觸面積較大,電極或工件上的毛刺、存在的細微雜物,電極及工件的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因素影響定位精度,即使工件和電極擦得很幹淨也難以保證0.01mm的定位精度。對于工件(電極)異形或電極過大(過小)及精度要求相當高的加工來說,有且只有采用間接定位方法,即利用基准球進行間接定位,這種定位方法由于采用的是點接觸,可在範圍內消除誤差。
目前還有不少模具企業不知道使用基准球定位的方法。使用基准球進行定位不但容易保證精度,而且在工件形狀複雜的情況下,能方便地實現分中;電極對基准球找中心的過程避免了電極作較大行程的移動,節省了操作時間;對于多個工件加工的情況,不需要利用電極多次分中,只要對基准球分一次中即可,節省了大量的操作時間,多電極加工中優勢尤爲明顯。當然,這裏並不是一味強調使用基准球定位方法的優勢,對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加工、少量工件、電極數目不多的情況來說,爲了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還是使用電極直接進行定位。另外使用基准球定位的方法要求電極和工件基准面的精度要很高,否則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定位誤差。
文章出自專注研發的生產廠家--東莞市鼎拓機械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dingyicnc.com.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鼎億騰訊微博
鼎億新浪微博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5303號